第一组:分析化学专业1组
一、答辩时间:2014.6.11 8:30-12:00, 13:30-17:00
二、答辩地点:一教206
三、答辩委员会成员(导师不参与自己指导学生表决)
姓名
职称
单位
主席
赵常志
教授
青岛科技大学
委员
曲克明
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许泳吉
魏庆莉
副教授
张召香
林洁华
混旭
徐桂云
答辩秘书
林洁华(兼)
四、 答辩学生名单(专业、导师、姓名、论文题目)
专业
导师
学生
论文题目
分析化学
李 峰
王书琴
环金属铂铱配合物的合成、发光性质及应用
陈明琴
基于核酸识别的酶活性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
孙 伟
邓英
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在血红素蛋白质电化学与电催化中的应用
逯永喜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DNA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无机化学
谷孝磊
海洋渔业环境中几种禁限用渔药的电化学检测研究
梁俊钰
基于酶促反应的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研究
赵影
聚硫堇/氧化石墨烯光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郑晓菊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贝壳类海洋生物中多胺的含量
张飞
基于界面堆积及Au纳米材料的毛细管电泳富集分离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化学工程
邵美佳
免标记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
张慧慧
基于修饰介孔硅材料负载的免标记的电化学多组分免疫检测
万 均
邢玲
基于纳米材料小分子化合物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有机化学
王琳琳
基于酶循环放大技术检测肿瘤标记物的研究
王岩
基于酶循环放大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研究
李贝贝
聚3,4-乙撑二氧噻吩基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刘芳
新型信号放大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第二组:分析化学专业2组
一、答辩时间:2014.6.13 8:30-11:30, 13:30-17:30
二、答辩地点:一教405
王宗华
青岛大学
丁彩凤
牛淑妍
张晓茹
曹玮
接贵芬
袁瑾
杨晓燕
王卫
四、答辩学生名单(专业、导师、姓名、论文题目)
岳奇峰
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循环放大检测方法研究
张书圣
郭园园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技术的DNA生物传感方法的研究
王海燕
利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对DNA循环反应网络进行可视化观察
张焱
基于酶循环放大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刘丽军
基于纳米颗粒增强及酶循环放大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王 卫
罗宝玉
外切酶循环放大技术检测肿瘤标记物及其在分子逻辑门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张志鹏
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关于分子机器的研究
崔士斌
基于金纳米笼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及细胞成像研究
赵艳斌
基于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能量转移的新型生物传感器研究和应用
应用化学
张远
功能化纳米金的制备及在生物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类成存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生物传感器研制
孙娟
反应型荧光法测定多巴胺和谷胱甘肽的研究
胡孔诚
孙晓丰
信号放大方法在细胞中生物活性小分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朱政
基于酶循环放大构建的石英晶体微天平DNA传感器的研究
刘明帅
利用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糖类及其与蛋白的相互作用
付军亮
基于介孔二氧化钛的光致电化学与拉曼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袁 瑾
许海平
多功能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第三组:无机化学专业
一、答辩时间:2014.6.11 9.00-11.30 14.00-18.00
二、答辩地点:基础实验中心1001
冯丽娟
中国海洋大学
王德宝
吴占超
高洪涛
郭金学
周新红
温永红
王磊
王磊(兼)
战义曼
铁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朱琪琪
氧化铈基微(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与表征
王 磊
肖振宇
多卤代苯二甲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郭栋
石墨炔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徐伟
硼镍合金粉的制备与应用
薛瑞宇
系列含氮配体与有机羧酸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物理化学
李晓辉
TiO2/WO3/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李芬芬
三氧化钨/石墨稀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梅咏梅
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岳丽萍
基于芳砜纶材料的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
姚阔
双苯并咪唑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徐国锋
多羧酸及氮杂环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窦润涛
有机羧酸及含氮配体构筑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孙燕芳
低Pt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
陈雷
锂离子电池铁基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第四组:物理化学专业
一、答辩时间:2014.6.13 8.00-12.00 13.00-16.00
唐建国
孟阿兰
赵继宽
全贞兰
任志华
刘树峰
张晓
侯万国
李再峰
陈丽华
杨宇
赵继宽(兼)
张琳
BmimPAA/DMF/BmimPF6微乳液研究
孙美玉
T形微反应器共沉淀法制备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其性能研究
赵福光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制备与研究
武守鹏
高性能氢化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的加工与性能
徐文龙
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合成及其聚氨酯合成材料的性能研究
王婷
离子聚合物/聚氨酯弹性体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纪彦玲
耐盐性吸水膨胀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吴金蓉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层状液晶中制备SAA-LDHs纳米片及其性能研究
张斌
磷灰石型硅酸镧及钕/钇掺杂的研究
彭哲超
在铜表面制备LDHs薄膜及其缓蚀性能研究
夏季银
静电纺丝法制备功能SiO2纳米纤维和纳米管及其性能研究
王春凤
高灵敏电化学核酸生物传感构筑及性能研究
明晶晶
基于DNAzyme信号放大策略的光学生物传感检测研究
林莹
高灵敏核酸及核酸适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平台构筑方法及性能研究
陈浩鑫
核壳型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的设计、合成与储锂性能研究
郝明
阿维菌素类药物与谷氨酸受体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王文强
系列二咪唑类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表征
第五组:有机化学专业
一、答辩时间:2014.6.11 8.30-12.00 13.30-17.00
二、答辩地点:一教304
李国强
于跃芹
胡志强
刘永军
李明
文丽荣
王叔文
王孙桂春
胡志强(兼)
李 明
王彬
多齿功能配体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结构及吸附性能研究
姬国靖
过渡金属催化芳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三氟甲基化
李腾飞
基于异腈和醛合成α-酰氧基酰胺的反应研究
王勇
有机高价碘盐化合物诱导的N-N键活化反应研究
郭方玉
萘乙酸钠和增产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杜孟
新型基于罗丹明及香豆素衍生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张龙飞
新型罗丹明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符玉龙
Sm/Cu(I)促进芳醛与α,β-不饱和酯偶联环化反应研究
蒋鹏
鲜海带漂烫过程中有效资源分布情况研究
周延美
海藻酸钠/聚丙烯酸双网络吸水树脂的合成
袁坤山
酶解海参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研究
闫绍鹏
鲜江蓠提取琼胶及琼脂糖工艺研究
冷彩凤
疏水改性海藻酸钠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娄振邦
高价碘盐导向吡啶基共轭分子的合成研究
何涛
多取代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及硫代酰胺与苯炔的反应研究
蓝明超
两种两可性离子同时参与的异腈多组分反应研究及吡咯酮衍生物的合成
门连彬
以硫代酰胺为合成子合成噻唑啉类和二噻姻类衍生物的方法学研究及新型CETP抑制剂的合成
第六组:应用化学1组
一、答辩时间:2014.6.12 8.00-12.00 13.00-15.30
咸漠
青岛能源所
解从霞
李春香
于锡娟
于凤丽
瞿斌
袁冰
匡少平
袁冰(兼)
刘向楠
贵金属纳米簇的合成及相关应用的研究
侯付国
氧化-温控相分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汽油氧气氧化脱硫中的应用研究
窦有涛
氮杂唑手性温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γ-丁内酯的研究
海洋化学
高大伟
杂多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苯甲醚与羧酸的傅克酰基化反应研究
刘晓芬
油泥制备再生胶及其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梁坤
白光LED用磷酸盐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王召占
氨基和羧基改性磁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毛亚宁
临沂地区孕妇、婴幼儿外周血微量元素分析及评价
赵雯生
具有类离子液体结构的杂多-有机盐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瞿 斌
徐辉
复合型矿用降尘剂的研究
张宜恒
李元鑫
嘧啶类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黄阳梅
环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质的研究
侯海坤
改性介孔分子筛SBA-15催化裂解废塑料的研究
第七组:应用化学2组
一、答辩时间:2014.6.12 8.00-11.30 13.30-17.30
二、答辩地点:一教404
吕志华
王明慧
詹天荣
聂广明
李昉
钟惠明
许良忠
李昉(兼)
张坤
新型烟碱噻唑衍生物类杀虫剂的合成及活性的研究
关立婷
螺环季酮酸类杀螨剂及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
刘春峰
新型氮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李维洋
新型吡唑类杀虫剂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田帅
新型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刘羽
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啉及氯虫苯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耿丙新
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侯伟
双环倍半萜化合物在海洋溢油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冯继收
新型含N杂环吡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张新飞
新型氯虫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李秀国
氮杂环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余文瑛
聚(1H-苯并[g]吲哚)的电合成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傅云磊
两种新型导电聚合物(联苯和9,9-二甲基芴)的电合成
吴婷婷
两种基于芴的新型导电聚合物电合成及表征
李 昉
杜方鹏
化学表观遗传修饰剂对牛蒡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激活研究
钟惠民
陶银凤
海藻酸钠裂解酶的分离与纯化
盖翠娟
产吲哚咔唑生物碱海洋生境链霉菌的育种与培养条件优化
王昊
降香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