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导师风采 >> 正文

赵洪娟:外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日期:2024-12-17    作者:     来源:     点击:

赵洪娟,博士,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青岛市委会委员,山东省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负责人、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负责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现任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中西文化交流、丝路文化、区域与国别等方面的交流研究。

外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与学生为伴,视教学为尊”,在赵洪娟老师看来,这是一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教学中她用自己的蓬勃朝气,去感染每一位求知的学生,既做学生的“敲钟”人,又将做人、做事与做学问的道理点滴渗透。

在教学中,赵老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全面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她结合自己的海内外学习经历,向同学们介绍学习经验和方法,强化对学生的品德引领,做有温度的教育者,让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她尊重和爱护学生,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奋斗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站在时代前沿忠实履行传道、受业、解惑之职责,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传帮带”为研究生、本科生提供学术研究条件,形成了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学习小组,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她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组建了 “非你莫属”团队,积极向外国友人讲述中国非遗故事,致力于建设一支中国故事海外传播、中国非遗产品出海的新生代团队,为中国文化走出,促进实现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赵洪娟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际化、跨文化专业人才。她大力倡议推动学科间的交叉,在教学中融入多学科知识内容,加强学术实践基础。秉持与学生以心换心、共同进步的方式进行沟通,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2018年,她带领多名学生深度参与到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多项工作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之后她又带领学生参与了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第十九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理事会会议等国际活动和赛事的志愿活动,极大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赵洪娟老师凭借出色的教学成绩,荣获多项荣誉。获青岛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青岛市五一劳动巾帼标兵、民建青岛巾帼之星、青岛科技大学“大道师者”公益先锋、青岛科技大学教育先锋、青岛科技大学年度人物、研究生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指导的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指导的研究生团队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总决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山东省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斩获大奖。

学科交叉中探索科研之光

赵洪娟老师认为一位优秀的、成果丰硕的学者一定要有批判性思维、无比坚韧的毅力、极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高效管理时间的能力。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一定要有跨学科的思维和见地,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提升综合能力;要有国际视野,多了解全球学术动态与趋势,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交流;对热爱的教育事业要下苦功,努力产出各类成果,同时将自己的研究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努力让科研成果为社会带来积极价值,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

赵洪娟老师在学术研究中坚持不懈、充满激情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青创人才引育团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山东省研究生质量提升计划课题等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近四年发表中英文核心论文近20篇,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2019年获批我省第一个关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研究的青创人才团队,2023年获批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2024年指导学生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总决赛银奖,实现学校文科在此类赛事中的突破。获评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成为我校人文社科领域第一位泰山学者,助推我校成为继山东大学之后第二个拥有外语学科方向泰山学者的高校。

亦师亦友中探寻相处之道

在赵洪娟老师看来,对研究生而言,在习得基础知识之时,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社会发展、人生理想和未来需求的结合,帮助学生了解、认知学习的实际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一位好老师既是一位好先生更是一个好朋友,老师与学生,亦师亦友才能共同进步。将学生们当成朋友,在学业交流、人生探讨时开诚布公坦诚相见,从而自己也收获了一位位充满青春朝气的年轻朋友,被毕业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

未来,赵洪娟老师将在人才项目、科研获奖、国家级课题以及学生竞赛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