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导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导师风采 >> 正文

段振亚:坚守教书育人初心,教科研融合培育英才

发布日期:2024-12-17    作者:     来源:     点击:


段振亚,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负责人,“化工机械”学科带头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PG24-220329248)、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常务副主任委员、山东高校专业宣讲团专家、青岛材料失效与保护学会理事、青岛市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石油化工设备》、《化工过程机械》编辑委员会委员,《化学工程》杂志资深审稿人。

传道授业守初心 春风化雨育桃李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段振亚教授自2006年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坚持“教书育人是一名教师必须做好的本职工作”的教育理念,不但要教会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更要让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教学过程中,提倡“以德为范”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所负责的《过程设备设计》为青岛科技大学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课程,2022年获超星集团的“示范教学包”,被青岛市推荐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面向全国开发。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点强化研究生的“政治觉悟”、“学术道德”和“中国文化”的综合培养。采取“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科研工作的研究生补助和奖励措施,例如博士给予3000元/月的生活补助,减少研究生的家庭负担,使其安心做好科研;崇尚脚踏实地和认认真真的科研精神,坚决杜绝有违学术道德的任何行为,塑造良好学术氛围;通过承担研究生“中秋节”、“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回家看望父母往来差率费强化学生的“德与孝”的观念。

潜心教书育人 精心打造金课

打造让学生受益的金课,用心对待每次教学是段振亚教授的座右铭。他既向老教师和教学督导虚心求教,又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进行课程的创新性改革,积极开展教改工作。

所负责的研究生课程《换热设备内部流动与传热过程及其数值分析》注重内涵建设和工程能力培养,强化校企共建,2021获批校企共建课程立项,并获批山东省优质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立项(2022XQKC05),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辅助教学平台、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合作育人等全方位的建设,以期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主持山东省教改项目4项,青岛科技大学教改项目6项,发表教改文章10余篇,指导的学生多次获青岛科技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并被评为 “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校级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校级“十佳班主任”,“青岛科技大学第十届教学名师”。获取青岛科技大学2014年教学效果一等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多次获校级教学成果奖、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以及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称号。

坚持教学科研相长,攀登科研高峰永不止步

“身教重于言传”,作为学科带头人的段振亚多数时间都是在实验室度过,刻苦勤奋地与团队成员从事科研工作,已形成稳定的科研方向,建立极具发展潜力的科研团队。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及市厅级12项,与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公司签署横向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共计1600万元以上。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获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化学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3项。

坚持教学与科研互补,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条件和成果,将其转化为培养研究生的平台与资源,将共性问题和难点技术转化为学位论文研究的主题,重点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所带研究生均有高水平科研成果,2018级研究生张壮的硕士论文获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S2022254),多名硕士成功硕博连读。

保持初心,用爱坚守。段振亚一直默默的行动匠心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在砥砺前行中书写育人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