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广义,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橡胶加工智能装备团队”带头人,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橡塑装备分会副理事长,全国橡胶塑料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橡塑技术与装备》、《橡胶工业》、《轮胎工业》等期刊编委。
春风化雨,指引学生成长成才
林广义教授始终秉持“研究生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人格塑造与价值引领”的理念。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累计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通过每周组会营造自由讨论的学术氛围,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不仅关注学生的科研进展,也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与生活状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与生活中的困难。在培养方式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开展创新研究,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林广义教授积极推动校企、校地合作,搭建高水平研究生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与项目参与机会,使学生在实际研发过程中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他积极选派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通过大会报告或海报展示等形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把握学科前沿。所指导的研究生中有6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批校研究生自主科研创新项目3项,指导学生获得PMC高分子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山东省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等奖励,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有11人到浙江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毕业研究生多就职于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事业单位,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战略
林广义教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耕橡胶新材料及智能装备领域,牵头组建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先进加工技术及智能制造科研团队,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面对研究中的困难和挑战,勇攀科技高峰,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重点项目、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委托项目等3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5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三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研发的高性能橡胶减震材料及典型制品成型技术、混合销钉挤出技术及装备、双动力智能硫化机等6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废橡胶绿色再生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应用项目入选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先后入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市北区拔尖人才等,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橡胶机械行业时代精英奖,山东省第五批科技副职工作先进个人,东营市全市创新实干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教研相长,践行创新育人
林广义教授长期坚守教学科研工作一线,作为带头人的“橡胶加工智能装备教学团队”入选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主讲“高分子先进制造及循环利用”、“机械工程前沿”等研究生课程,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将生动的科研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出版《聚合物熔体流变学导论》教材和数字教材各1部,主持完成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以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为导向的《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与循环利用》教学案例库建设”、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橡胶湿法混炼工艺及装备课程思政案例”入选青岛科技大学黄河重大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元融合。指导的学生多次获青岛科技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多次荣获“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
科研与育人并重,林广义教授始终不忘初心,发扬青岛科技大学橡胶特色,持续为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优秀人才。